多元化的矛盾 與 慌不擇路的文化潮

  當前的中國是個發展的、是個不斷修正摸索世界的青少年。2006年中國GDP為209407億,相對增長10.7%。大量的海外資本眼光瞄準中國市場,中國是在變革的,從政治、經濟、科技、教育,都在朝國際化、多元化發展。古語有云:事緩則圓,欲速則不達。雖然現代社會並不排斥一夜廣廈拔地起的現象,並出現所謂的快餐文化,但高速的發展卻給社會中的平民階級、特別是弱勢群體帶來了「多元化」的矛盾,學歷貶值、工作難、社會保障脆弱、精神情感出現缺陷,變革時代的副作用日積月累,且全部加壓到民眾身上。

  政界就開始提出了和諧社會的主題,媒體開始搞言論開放,草根現象不斷,讚揚和批評也各執一詞、百家爭鳴。這些年網路上,不斷湧現的網路暴民事件,不得不讓人驚嘆,驚嘆民眾是如此放肆的宣洩心中的夢魘,更是驚嘆「人民的力量是如此偉大」了。民眾在被社會的是是非非和精神壓力蹂躪到崩潰的時候,開始文化潮,開始「研究文化」,站在一方面講,這是可貴的,我們在加強自己的素質修養來理解世界;反論,這是可悲的,是我們內心空虛矛盾的證明。

  我們是慌不擇路了。

  不過,慌得還算有原因,路擇的還算有道理。

  當然,現在的問題,在哪個時代都多多少少會有,關鍵是,我們如何把我問題,如何用客觀、科學的態度來審視它,提出良好的解決方案。

  偶然一次,在國際關係學院的校園裡,看到一個小孩在一邊走路一邊念著路邊宣傳版上的「世界人民大團結」「建立和諧社會」云云的標語,心裡只能無奈苦笑,估計連孩子的父母也未必能搞明白這些話的子丑寅卯。我們人本來是沒有知,也沒有言的。但在和外物的接觸過程中,我們就會慢慢產生知。我們把這種知表達中來,就成了言。

  但在很大程度上,現在我們追求的文化潮,卻成了把自身對外界的感知與書本理論盲目的映射,這是不客觀的。

  我們知道,一般我們都是行「有為之事」。有問題出現了,我們去解決;或者說我們去發現問題,然後解決問題。這個都是「有為之事」。那麼這就有個問題。是人必有偏執,必有疏漏,就算像諸葛亮那樣子「事無巨細,必親躬之」,也會有照顧不到的地方。那怎麼才能用最精準的方式來解決我們面對的矛盾和問題呢?大自然就達到了這樣的境界。你看,萬物生長,繁衍,消亡,皆是自然所作,可謂「無不為」。可是自然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呢?它是在「無為」的這樣一種狀態中達到「無不為」這樣一種結果。所以要做到不偏執,不疏漏,在達到這種「無不為」的境界,只有效法自然,「處無為之事」。這樣才能「無為而無不為」。

  且不評價現在的「讀書有用論」和讀書無用論「之爭,要我說,學習、讀書這個東西,只能說「大用無用」。

  無用,如果你功利的,就為了讓知識成為自己能發財納權、讓自己人生前途無量的工具,那就是無用;

  大用,就像一壺純釀,要細細品味文化,為心安為民眾、為消除社會的不平等來讀書,那就是無往不利的寶劍。

  所以,擺正心態是首位的。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基礎工作。

  單單修身了,還是不夠的,也就是說,中國式的「文藝復興」被掀起來了,只是開始,關鍵是要拿來解決問題、用來實用的,雖然當初老子孔子搞哲學經典的時候沒怎麼考慮增長個社會GDP指數什麼的……

  所以古人有八個字:格物致知,經世致用。你只知道修身養性,那只是格物而已。什麼叫格物?窮物之理。你對萬物的道理都有一定了解,以這個為基礎,才能真正做到修身。但光修身是不夠的。你要能夠學以致用,能夠把你修身養性的大學問,用到自己的實際問題、社會的矛盾上去。這才達到了我們「文藝復興」的目的,孔子說:「學而優則仕。」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很多人學馬列主義,學希臘哲學,學咱們老祖宗的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學仁義道德。

  仁義學會了,好人誰不會做啊,只要你自己慾望小一點就好了。可是不會經世致用。只會寫漂亮文章,滿口子曰詩云。碰到真要他拿點什麼主意,出點什麼辦法。啥也不會。這個叫什麼,叫腐儒。孔子說法叫小人儒。所以為什麼秦始皇焚書坑儒啊。秦始皇一開始剛建國的時候,也是把一群所謂的大儒找來,我國家剛建立,你們出出主意,怎麼治理這個國家。結果那些大儒一個個之乎者也,搖頭晃腦。秦始皇聽了半天也沒聽出個什麼品堂。一生氣,說這些人沒用,埋了。那些子曰詩云什麼的,都是廢話,燒了。這就成了為什麼秦始皇會焚書坑儒。漢高祖劉邦也不喜歡儒生,也是覺得儒生只會講大道理,不會幹什麼實事。於是別人儒生來了,他把人家的帽子拿下來,向裡面撒尿。後來為什麼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呢?他就是看到了儒家學說的名位觀念。看到了儒家學說給天子至高無上的權威和地位。這樣,才找董仲舒來開了個座談會,尊了儒術。

  有人說,搞文化就是折騰,剛才的很多例子不是也說明了這些所謂的文化大統都是廢話嘛。有這個想法的人,我建議你去長沙的嶽麓書院看看。就是當時朱熹,王陽明這些大儒給大家講學的地方。這個地方有一塊匾,上面是朱熹的親筆,寫了四個字:實事求是。

★★★★★★★★★★★★★★★★★★
★    注 意         ★
★                ★
★  本文由木匠撰寫,      ★
★  聯合刊登於Lucifer空間   ★
★                ★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