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409]放在盒子中的筆

4月7日撰:
  由於昨晚的睡眠不足,我破天荒的進行了一次久違的午睡活動。因為下午第一節有課,午睡活動只持續了一小時就匆匆結束了,取而代之的是伴隨著無限困意和模糊意識的下午課程。
  昏昏沉沉地來到教室以後,我就立刻趴在桌子上準備呼呼大睡了。此時ZH同學正在我右方專註的拿著手機看小說,而LC同學則在我後邊一邊玩弄著手機上網一邊看著那整天被他抱著不放的GRE輔導書。後來不知為什麼我就和LC同學聊了起來,也許是因為他那GRE上的辯證論題作文引起了我的興趣,但是那種以考查英語水平為目的的作文對於論題的討論深度顯然是不夠的。
  就在這時,我隨口提出了一個證明題。事後我才發覺這個證明題簡直是我這幾天來提出的唯一一個有創意的論題。(雖然我承認這幾天似乎我也沒提出過什麼。)是這樣的,當時我隨手從筆袋中拿出一支筆,轉身對後邊的LC同學說:「我手裡有一支筆,現在我把它放進一個盒子里,」我打開一本書,示意它被假設為一個盒子,然後把筆放進去,繼續說,「你看見我把它放在盒子里了,所以現在它在盒子里,」說完我把書本合上,「然後我把盒子蓋上了,請證明我的筆現在在盒子里!」後來,很意外的,這個命題被我們討論了很久很久。
  也許有人會說我們兩人都是無聊的白痴,這麼簡單的事情還用證明和討論嗎?你剛才把它放在那兒,沒人動它它當然還在那兒,再不行也可以打開看看嘛!但是實際上這個問題並非大多數人認為的那麼簡單的。聽我慢慢解釋,我們找從把筆放入盒子到關上盒子的任一時間點設為t1,找從關上盒子到打開盒子的任一時間點設為t2,打開後觀察的任一時間點設為t3,那麼按照所謂大多數人的方法,無論是因為我一開始把筆放在那兒,還是因為之後打開看見筆在那兒,都僅能證明在時間點t1或者t3,筆在盒子里,而對於我所說命題中的「現在」,即時間點t2筆在盒子里卻無法得到證明。對於前者的證明方法來說,它所使用的理論是:在時間點t1筆在盒子里,那麼在沒有受任何外力改變的情況下到達時間點t2時它仍應在盒子里。(此處並非牛頓定理,牛頓定理是物體相對運動的範疇,此處是存在性的範疇。)那麼我想請問:何以證明以上命題的正確性?如果該命題無法論證,使用它就顯得毫無意義。一個證明是需要嚴謹的條件和合理的推理的,因此此方法不成立。那麼同理可否定後者的證明方法。
  於是在經過了那麼一場自說自話的討論後,我和LC同學公認以我們現在的邏輯和數學水平,無法證明筆在盒中的命題,而後來我們甚至又提出了盒中不僅沒有筆還有支香煙的假設,但終無法證明。這不禁讓人聯想起哥德巴赫猜想,在基礎科學中往往就是這樣,越是簡單的東西卻越難以得到證明。
  後來在臨近下課的時候,LC同學讓我看他GRE輔導書上的一則英文論證命題作文,材料如下:「在一個Party中,6個人因食用了某食品店提供的含有有害菌類的雞蛋而中毒,事發後相關部門進行調查,在未被食用而剩下的另10枚雞蛋中均未檢測到這種菌類,因此食品店不負責。」試論述此觀點是否正確。然後LC同學說這篇作文旨在說明一個邏輯,即「不能因為該事件發生的證據不足而證明該事件沒有發生」。我聽了後哈哈大笑,說:「那麼說來,你之前開玩笑說的我的筆在盒中變成香煙也是可能的咯?因為同樣沒有證據說明它沒有變成香煙。」因此爭論到最後,我和LC同學便得出如下更為荒謬的結論和更多的推論,如:筆在盒蓋關閉的時候,有一定概率變身成為一支香煙或者其他容積允許的物品,但是一定會在打開盒子時還原;多支筆同時放入關閉盒子時,它們在同一時刻變為香煙的幾率要比單獨一支變為香煙的幾率小的多;我筆袋中所有筆同時變身成為蘋果的幾率幾乎沒有,因為筆袋裝不下。
  這些推論不禁使我笑得前仰後合,但是突然間我似乎被什麼東西刺了一下興奮的思維,使我猛然清醒並想起了什麼。雖然我們的設想過於荒誕,但我隱隱感到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我努力去回想,思緒回到了初中或更早的年代。
  量子力學,在我年紀較小的時候曾將其視為一種對科學奧秘探索而得到的樂趣,那時我太幼稚了,對科學家們的說法除了崇拜和認同沒有其它東西在裡面,是一種純粹的孩子式的求知和對知識的接受。那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則來源於很久之前愛因斯坦設想的一個試驗,基於量子力學的一條經典理論,一切物體在被觀測之前都是沒有實際意義的,這條理論並不是所謂的第三者觀察主義(唯心主義的一個分支),而是說明了未被觀測物體以概率形式存在的概念,這個試驗的理論內容是:把一對手套分成兩隻,隨機把它們裝進兩個盒子,你並未觀察過哪一隻裝進了哪一個盒子,因此當你拿到其中一個盒子時,盒子中的手套是處於左手手套或右手手套不確定的變化中的,這可以通俗的理解為不確定原理(又稱測不準原理)在宏觀物體上的表述,在你未打開盒子前,盒中的手套總是在左手手套或右手手套之間跳躍變化,而另一隻盒子中也同樣有著跳躍變化,但是兩盒中的手套始終會保持一左手一右手,這也是當時提出的一種兩者間是否存在超光速通訊的量子學界難題。
  那麼再次回過頭來看之前我們提出的筆在盒中的命題是否也可以用量子力學來解釋呢?如果是的話那麼命題便可引申為任何物體在不受觀察時候的存在都是一種概率。這是否可以得到理論證實呢?也許可以,但是以我這樣一個外行人的水平,顯然無法用公式或數學模型證明它們,于是之前一切也便成了空想。

4月8日撰:
  說到這裡,也許有的朋友會好奇,問我究竟是從哪想來的那麼多「歪理邪說」。我想告訴各位,在我年少的時候,曾熱衷於諸如自然探索一類的東西,我想這也是很多和我差不多年代的孩子們小時候都喜歡過的東西吧。只是那種熱情和那段記憶已經被我遺忘太久了,直到遇到筆在盒中這個問題之後才再次回想起那些已經很久沒有使用的知識和記憶,就像一個電子被某種能量刺激轉為激發態一樣,於是才有了浩浩殤殤的本篇文章,才有了我曾經記憶的復甦。或許,那些東西,從未被我放棄過。
  去年放假回家的一天,我翻出了我初中時代的幾本筆記本,打開他們,映入眼帘的是一篇篇摘抄和記錄,都是關於計算機、天文、物理、數學、人文、歷史等方面的,從一條條定義和概念,到一張一張的整文摘抄,有些甚至還加註有手繪的插圖,內容之豐富,涉及面之廣,數量之龐大,令我吃驚。那種兒時的熱情也許我再也無法體會了,那已經是一個我完全不認識的自己。翻開它們的每一頁,細細閱讀,我的回憶也被一點點的揭開,波爾、薛定諤、愛因斯坦、霍金,他們竟是我當時最崇拜的人,而那時在父母的眼中,他們研究的卻大多是世界上最無用的科學。曾幾何時,我也對世界充滿著好奇;曾幾何時,我也把《果殼中的宇宙》(霍金著)當作自己心目中的《聖經》。以太效應、薛定諤之貓、平行宇宙、質能方程、不確定原理、熵理論、量子力學……這些曾經掛在嘴邊的東西現在看來都那麼遙遠。因為初中畢業後,我變得現實了,現實主義使那些玄之又玄的東西在我的大腦中付之一炬,使它們成為我記憶中的一堆炭灰。回想初中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和WY同學一起閑扯那些理論的時日,宛如一段逝去的夢。
  後來,上了高中以後,就再也未曾觸及任何有關這方面的東西了,取而代之的是漫畫與網遊。記得剛到大學的某一天,小T問我是否知道弦理論(即認為組成宇宙的基本單位是十維空間的弦),我說,不清楚。其實呢,弦理論雖然很早就有,但是直到我上高中的那幾年才頻頻出現在科幻小說和科技雜誌中,被世人所熟悉,而那時的我,也許在玩傳2的私服,也許在玩RA2,也許在玩RO……這也是我之後很少提及弦理論的原因。再後來,沒什麼可說的了,對那些東西的興趣也已全無,不能當飯吃的東西知道再多又能怎樣?
  但是換個角度思考,那種兒時的熱情和求知精神還是十分值得肯定的。生活的樂趣正是這種對某種事物的偏執,人們把它叫做追求。不知為何一個筆放在盒子中的問題會引出我這麼龐大的回憶,也不知為何我用於寫文的廢話總是說之不盡、用之不竭。看著我大學宿舍中零亂的桌面和盞盞紅燈的成績單,不禁思考,我現在追求的是什麼呢。

4月9日撰:
  本文於昨天深夜完成,當時窗外正陰雨綿綿,使人思緒格外清醒,我在已經斷電的寢室打著手電筒才將這冗長的回憶錄寫完,然後今天用了一上午才把手寫稿敲到電腦上。寫了這麼多,也許只是想隨便抒發點小想法,如果有人覺得本文寫作手法過於自戀,還請諒解。
  完成於08年4月9日,三千三百字,L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