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學記》有感

  要想不沾上以一概全(一竹桿打倒一船人)的毛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我們發現某個人的某一缺點時,往往就看不到他的優點了。這種情況實是由於自己的偏見所致。如發現自己有著這種毛病,自己在下判斷時就不容易陷入先入為主之中去,從而避免許多不必要的煩惱。《學記》主要論述學習和教育的意義,教學的原則、方法、經驗、教訓及學校設置等。由於時代不同,如不從精神的角度來看待它,很容易給其中某些觀點戴上「封建」的帽子。
  
  《學記》一開始就強調通過教育可形成良好的習俗。一個地方如有良好的習俗,個人如違背了這習俗,就會受到眾人的排斥,個人如不作出改變,就難以在這地方呆下去;而不良的習俗,無異是自取滅亡。由於習俗是眾人的情緒傾向,是非理智的,即使是良好的習俗,有時也會扼殺優秀的個人,這一點是無法避免的。人人皆可成佛,但成佛者有幾何呢?不過,良好的習俗是集體生存的基礎,這一點是無可非議的。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人之初,就如一塊璞玉,需要經雕琢,才能成為有用之人。這看起來似乎有點道理,但略一思索,就會發現其中有二點須注意:一、如果工匠的技藝低劣,結果會怎樣呢?二、工匠的技藝從何而來呢?

  最高明的工匠必然會視璞玉的質地來加工,最高明的教育方法亦要按照個人的特性來展開,如何發現個人的特性呢?和氏璧與九方皋相馬的故事道出了這方面的困難。
  
  有人說,讀史可以明智。可我們無法回到歷史事件的發生的年代之中,如果憑文本和文物來推測歷史事件如何如何,跟讀菜譜解饞沒有什麼分別。教育時亦要注意這一點。「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假若教師墨守成規,忽略了學生和時代的變化,很容易就會誤人子弟。身為教師,要求學生努力學習,自己不努力,學生就會覺得教師的言行不一,對教師生出鄙視之心。如上級對下級訓話,上級一派空言,無論講得多麼有理,下級事後就忘記或是抓住其中一兩句當笑柄。
  
  古代教學,教育過程是循序漸進,低年級的學生分析能力差,要他們多聽,少向他們發問,這是為將來解答問題打基礎;高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讓他們心生疑問,督促他們自己去尋找答案。對學生的最高要求則是: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在處理事務上有獨到的見解,而不違反師訓。這不單是對學生而言,對教師也一樣吧。

  雖時代變化,學生所學內容亦有所異,但教育的目的和教育方法古今相去不遠,就如小偷所偷的東西古今有異,卻同樣令人討厭一般。現代的教育專家提出情商教育比智商教育重要,過去亦然。如先秦的一些經典著作,就強調「道」的重要,「道」離不開悟,悟是對自身情感的體會,自身情感與道德密不可分。一個人如能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什麼,就會自發地朝著這個目標不斷努力。這既是過去的教育目的,亦是現代教育的目的,這個目的就是將人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出來。如重技輕道,不單技難臻大成,亦與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相背。孔子雖不懂耕作方面的學問,卻能從老農所提出的觀點進行分析,並加以指導。這是就是對教師的要求。
  
  我們有時會用「宗教的虔誠」來形容那些在不同的領域極為執著的人,這種執著是在極為強烈的責任心的督促下所產生的;而這種責任心涉及到一個人的天賦及後天環境的影響。教師如對本職工作缺乏熱誠,在教學時就會「照書講命」,只講求教學內容而不顧學生是否理解,令到學生不得要旨又怨恨老師,苦於學習困難而不知道學習的益處,結果是「左耳聽,右耳出」。相信每個在學校就讀過的成年人對這一點都有所體會,而畢業數年的大學生反觀一下亦會發現——讀大學時所學的知識因為在工作中用不上有很多被遺忘了。
  
  有天早上,碰到一對夫婦送自己的孩子到隔壁的託兒所,孩子死活都不肯進入託兒所的大門。我對他們說:「你們問一問孩子,是不是昨天受到老師的斥責?」他們一問,果然如此。無論兒童還是成年人,皆有自尊心,如要別人認同自己的觀點,必須先尊重別人,無論對方是什麼人。尊重的是建立在對人性理解的基礎上的。我們不難發現這一現象——不少人在口頭上說出一大堆有關逆反心理的例子,可這些例子中往往少了自己。
  
  《黃帝內經》曾闡釋養生的重要性。養生就是防止疾病產生,是一種未雨綢繆的做法。教學亦然,在學生的邪念未出現的時候,就禁止它繼續發展。當學生提出疑問時,教師內心應心生歡喜,適時引導;而讓學生辯論則可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十一世班禪的日課中就有「辯經」一項,其目的是讓學生相互間進行切磋,教師可從中發現學生的特點和作出適當的指導。

  「和為貴」眾所周知,而不通過鬥爭就無法達成和諧,辯論鬥爭大概比用飛機大炮來進行鬥爭要好吧。
  
  人與人之間的互為影響對人的成長最為重要,人們所說的環境影響,多是針對這一點而言,「孟母三遷」中的遷居動機就是出於此,交朋識友擇師的重要性亦然。現代教育的普及,教師隊伍龐大,良萎不全的現象在所難免,所以,我認為抨擊某些教師的素質低下,不如提高自身修養重要。提高自身修養,無形中就會影響到身邊的人。讀幾本好書,不如交一個好的朋友。當然,找幾本好書比找一個好的朋友容易得多。
  
  禪宗有「當頭棒喝」之說,《學記》中亦有這樣的說法,這跟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竅門」、「點化」、「引導」的意義一樣。如果將自己親身經歷、印象深刻的事深入分析,就可以懂得以上的道理。
  
  「老師在學問上沒有獨立見解,預先記住書本中的內容,以備學生提問,這樣的學問是不夠資格做老師的」,有獨立的見解,才能減少陳詞濫調的出現,什麼是說教呢?不就是陳詞濫調的另一種說法嗎。幾乎所有人都不喜歡別人的陳詞濫調的,對陳詞濫調產生逆反心理意味著什麼呢?稍有理智的人都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與陳詞濫調相對立的就是新鮮感。我常聽朋友談起自己求學時,某個老師特別風趣幽默,自己在聽課時特別來勁。一個人之所以能讓別人覺得自己風趣幽默,是因為他在談話時能在人們習以為常的東西中提出一些新看法來,如有次朋友談到粗口,我說:「地方的粗口就是地方的禁忌。」他們都覺得很有新意。
  

  不少人喜歡談歷史大事、國家大事和國際大事,他們沒有意識到這是高估自己的能力所致。高估自己能力的人看問題多舍本求末,就如無根的漂萍,隨波逐流,這種人是沒有道德的,當然不可能成為好老師。
  

  老師是授業者,學生是受業者,老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將來如何在社會立足有著重要的意義,故《學記》中大部分內容都是針對老師的素質而言。這一點,無論放在任何時代都具有積極意義。任何具有積極意義的提法,都是社會欠缺一面的反映,所以人們對社會產生不滿在所難免;不過,在產生不滿的同時,有沒有想過自己也要對這不滿負上責任呢?

★★★★★★★★★★★★★★★★★★
★    注 意         ★
★                ★
★  本文由木匠撰寫,      ★
★  聯合刊登於Lucifer空間   ★
★                ★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