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不沾上以一概全(一竹杆打倒一船人)的毛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我们发现某个人的某一缺点时,往往就看不到他的优点了。这种情况实是由于自己的偏见所致。如发现自己有着这种毛病,自己在下判断时就不容易陷入先入为主之中去,从而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烦恼。《学记》主要论述学习和教育的意义,教学的原则、方法、经验、教训及学校设置等。由于时代不同,如不从精神的角度来看待它,很容易给其中某些观点戴上“封建”的帽子。
《学记》一开始就强调通过教育可形成良好的习俗。一个地方如有良好的习俗,个人如违背了这习俗,就会受到众人的排斥,个人如不作出改变,就难以在这地方呆下去;而不良的习俗,无异是自取灭亡。由于习俗是众人的情绪倾向,是非理智的,即使是良好的习俗,有时也会扼杀优秀的个人,这一点是无法避免的。人人皆可成佛,但成佛者有几何呢?不过,良好的习俗是集体生存的基础,这一点是无可非议的。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人之初,就如一块璞玉,需要经雕琢,才能成为有用之人。这看起来似乎有点道理,但略一思索,就会发现其中有二点须注意:一、如果工匠的技艺低劣,结果会怎样呢?二、工匠的技艺从何而来呢?
最高明的工匠必然会视璞玉的质地来加工,最高明的教育方法亦要按照个人的特性来展开,如何发现个人的特性呢?和氏璧与九方皋相马的故事道出了这方面的困难。
有人说,读史可以明智。可我们无法回到历史事件的发生的年代之中,如果凭文本和文物来推测历史事件如何如何,跟读菜谱解馋没有什么分别。教育时亦要注意这一点。“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假若教师墨守成规,忽略了学生和时代的变化,很容易就会误人子弟。身为教师,要求学生努力学习,自己不努力,学生就会觉得教师的言行不一,对教师生出鄙视之心。如上级对下级训话,上级一派空言,无论讲得多么有理,下级事后就忘记或是抓住其中一两句当笑柄。
古代教学,教育过程是循序渐进,低年级的学生分析能力差,要他们多听,少向他们发问,这是为将来解答问题打基础;高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让他们心生疑问,督促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对学生的最高要求则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在处理事务上有独到的见解,而不违反师训。这不单是对学生而言,对教师也一样吧。
虽时代变化,学生所学内容亦有所异,但教育的目的和教育方法古今相去不远,就如小偷所偷的东西古今有异,却同样令人讨厌一般。现代的教育专家提出情商教育比智商教育重要,过去亦然。如先秦的一些经典著作,就强调“道”的重要,“道”离不开悟,悟是对自身情感的体会,自身情感与道德密不可分。一个人如能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就会自发地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这既是过去的教育目的,亦是现代教育的目的,这个目的就是将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如重技轻道,不单技难臻大成,亦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相背。孔子虽不懂耕作方面的学问,却能从老农所提出的观点进行分析,并加以指导。这是就是对教师的要求。
我们有时会用“宗教的虔诚”来形容那些在不同的领域极为执着的人,这种执着是在极为强烈的责任心的督促下所产生的;而这种责任心涉及到一个人的天赋及后天环境的影响。教师如对本职工作缺乏热诚,在教学时就会“照书讲命”,只讲求教学内容而不顾学生是否理解,令到学生不得要旨又怨恨老师,苦于学习困难而不知道学习的益处,结果是“左耳听,右耳出”。相信每个在学校就读过的成年人对这一点都有所体会,而毕业数年的大学生反观一下亦会发现——读大学时所学的知识因为在工作中用不上有很多被遗忘了。
有天早上,碰到一对夫妇送自己的孩子到隔壁的托儿所,孩子死活都不肯进入托儿所的大门。我对他们说:“你们问一问孩子,是不是昨天受到老师的斥责?”他们一问,果然如此。无论儿童还是成年人,皆有自尊心,如要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必须先尊重别人,无论对方是什么人。尊重的是建立在对人性理解的基础上的。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现象——不少人在口头上说出一大堆有关逆反心理的例子,可这些例子中往往少了自己。
《黄帝内经》曾阐释养生的重要性。养生就是防止疾病产生,是一种未雨绸缪的做法。教学亦然,在学生的邪念未出现的时候,就禁止它继续发展。当学生提出疑问时,教师内心应心生欢喜,适时引导;而让学生辩论则可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十一世班禅的日课中就有“辩经”一项,其目的是让学生相互间进行切磋,教师可从中发现学生的特点和作出适当的指导。
“和为贵”众所周知,而不通过斗争就无法达成和谐,辩论斗争大概比用飞机大炮来进行斗争要好吧。
人与人之间的互为影响对人的成长最为重要,人们所说的环境影响,多是针对这一点而言,“孟母三迁”中的迁居动机就是出于此,交朋识友择师的重要性亦然。现代教育的普及,教师队伍庞大,良萎不全的现象在所难免,所以,我认为抨击某些教师的素质低下,不如提高自身修养重要。提高自身修养,无形中就会影响到身边的人。读几本好书,不如交一个好的朋友。当然,找几本好书比找一个好的朋友容易得多。
禅宗有“当头棒喝”之说,《学记》中亦有这样的说法,这跟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窍门”、“点化”、“引导”的意义一样。如果将自己亲身经历、印象深刻的事深入分析,就可以懂得以上的道理。
“老师在学问上没有独立见解,预先记住书本中的内容,以备学生提问,这样的学问是不够资格做老师的”,有独立的见解,才能减少陈词滥调的出现,什么是说教呢?不就是陈词滥调的另一种说法吗。几乎所有人都不喜欢别人的陈词滥调的,对陈词滥调产生逆反心理意味着什么呢?稍有理智的人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与陈词滥调相对立的就是新鲜感。我常听朋友谈起自己求学时,某个老师特别风趣幽默,自己在听课时特别来劲。一个人之所以能让别人觉得自己风趣幽默,是因为他在谈话时能在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中提出一些新看法来,如有次朋友谈到粗口,我说:“地方的粗口就是地方的禁忌。”他们都觉得很有新意。
不少人喜欢谈历史大事、国家大事和国际大事,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是高估自己的能力所致。高估自己能力的人看问题多舍本求末,就如无根的漂萍,随波逐流,这种人是没有道德的,当然不可能成为好老师。
老师是授业者,学生是受业者,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将来如何在社会立足有着重要的意义,故《学记》中大部分内容都是针对老师的素质而言。这一点,无论放在任何时代都具有积极意义。任何具有积极意义的提法,都是社会欠缺一面的反映,所以人们对社会产生不满在所难免;不过,在产生不满的同时,有没有想过自己也要对这不满负上责任呢?
★★★★★★★★★★★★★★★★★★
★ 注 意 ★
★ ★
★ 本文由木匠撰写, ★
★ 联合刊登于Lucifer空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