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汇整: 九条凛

[280627]无所不能的父亲

  前几天是父亲节,虽说有些晚但还是想写一篇关于父亲的文章。怕是长久未写对文字生疏了,而且本月也确实没写任何东西。自从独立生活之后与父母的联络也少了许多,但还是遇到很多生活难题会想起先联系父亲。网上的很多段子总是说,孩子小时候觉得父亲无所不能,长大了会慢慢觉得父亲也不是那么厉害。但我却不这么认为,我小时候到长大至今也认为自己的父亲很厉害,几乎是万能的。
  从我最早小时候开始记事的时候说起,我的父亲是一名老司机(笑),最开始与巴基斯坦边境跑货运,后来在单位上跑一些短途,拉拉沙子石头煤炭建筑材料等等。小时候的很多假期可以说是坐在副驾驶的位子上度过的,最开始是圆头的大解放,两个大灯支起来像蜗牛的触角,后来是方头的大东风,会翻斗的那种。因为这个的影响,小时候的玩具也有很多是火花塞,螺母之类的。那时候就觉得父亲汽修技术很厉害,汽车出故障时,时而躺在车底下,时而在打开的引擎盖前,虽然不知道在弄什么,但是无论汽车出了什么问题,都能轻松搞定。后来觉得父亲的建筑技术也很厉害,我很小的时候家里还是住平房,房子也是父亲找朋友帮忙自己盖起来的,从一砖一瓦到门窗合页,从地下排水到小院的雨棚,都是精心设计之作。再后来觉得父亲的金工技术也很厉害,家里的暖气管道也是他亲力亲为,水箱锅炉烟囱,全部是自己焊接起来的,管道也是自己截开来再自己车出来,水箱带水位显示和溢出保护,锅炉也安了一个温度计,车钳刨焊干的来,细节也几乎面面俱到。一个好金工自然也是一个好木工,家里的桌椅板凳很多也是自己锯开自己钉的,当然也同时是个好电工,火线零线地线之类的生活常识也大多是他教给我的。
  新产品新技术方面的接受能力,他也十分优秀,录像机,传呼机,手机,电脑上手很快。在职业方面他是一个万能的工人,在生活方面是一个严肃的父亲,小时候挨过不少打,也被说教过不少,当然其中不乏一些令人感觉不置可否的传统观念,例如食不言寝不语,或是不能挑食之类。他是个坚定的无神论者,主张相信自己,从未相信过任何迷信的事物和骗局。他是家里的大厨,但凡家里来客人都是他做主厨,家中的大菜也基本是他负责,也教过我不少的料理技巧。
  现在我虽然离家很远独立生活,但每每遇到难题,总是会想到依赖父亲。汽车打不著,打电话给他,做菜不知道放多少料,打电话给他,买的桌子组装不起来,打电话给他,装修遇到难题,打电话给他,水管道出现问题,打电话给他。小的时候觉得父亲什么都会,慢慢长大了,依旧觉得父亲什么都会,毕竟生活阅历这种东西,是永远无法超越的。(已经写一千字了,这作文参加高考能有十分吗,笑。

======
kujou_rin

[280522]秸秆味的回忆

  咀嚼陈年往事向来是上了年纪的人的专长,每当感受到现实的无趣时便拿回忆来调剂一下。我也是一个常常喜欢回忆的人,阴天还是雨天,总是令人触景生情想起同样场景下的往事。半年前自从在超市买了不漂白的原色抽纸,就一直都在用这个牌子(至于什么牌子我就不打广告了)。这纸巾因为是用秸秆原浆制成,闻起来会有淡淡的秸秆味。城市中成长的孩子也许只会觉得是干草味道吧,我却辨得出秸秆的味道,毕竟在农场生活过很长的时间,这种味道,让我怀念起在秸秆堆上躺着休息的感觉。农场的麦田收割完毕之后,田边和田里总是会有成堆的秸秆堆,坐在上面和躺在上面,软软的,散发著麦田的味道。秸秆堆的吸水性也很好,所以下雨后的几天一直都会是湿漉漉的,经常坐着弄湿了裤子,不注意也很容易被秸秆划伤,细小的伤痕让人感觉痒痒的。
  直到上小学以前我都是在农场长大的,直到上了初中我也常常在假期返回农场生活,和爷爷一起在小河边放鸭子放鹅,喝泉水吹草叶,抓青蛙和河螺,躺在草地上看着天上的白云,小时候的生活如此美好。高中时代有一次故地重游,去了当时的小河边,也再也没找到那时候的感觉,草地稀疏了不少,空气的味道似乎也不太一样。放鸭子放鹅是一件美差,早晨赶着它们出门,晚上再赶着它们回来,中间即使不管,也不会走的太远。而且它们都是认识路的,有时候倒了傍晚没有去接,偶尔也能自己回来。每天在家和小河来回聪明的鹅群们哦,最终也逃脱不了家畜的结局(笑)。秋天麦田收获以后也去过麦地放鹅,但是总是比不上河边的,主要是扎腿,割完的麦秆正好扎小腿的位置,走起来要时刻注意。农场的生活总是有着不同的味道,麦田里的秸秆味,路边的黄土味,还有树林里的枯叶味。即使是冬天白茫茫的一片,出门去套兔子,也是有冬天的味道。
  小学和初中的时候家里还是平房,有小院的那种,院里还有棵果树,也能种各种各样的东西。那时候我喜欢吃我们军区大院路边的榆树叶子和榆钱,放学了就去墙角抓蚁狮。周围也有条小河,可以去抓小鱼和蛤蟆。那时候住平房的时候,总是向往城里人的生活,后来高中后搬家到了城里,住上了楼房,虽然有些怀念家里的小院但也算出行便利。年轻人总是在从农村流向城市,若干年后我又到了北京,再也没有闻到过秸秆麦田的味道,每天闻到的只有汽车尾气,还有路上被风吹起的灰味。从乡下到城市,生活、购物与物流越来越方便了,生活的自然环境却越来越差了,城市里出生的孩子可能永远不知道秸秆麦田的味道,对他们来说,各种各样的小昆虫小动物也仅存在与图书和电视节目上。现在我站在自家窗口向外望去,眼前是几十层的高层林立,却十分怀念小时候那来自麦田的味道。

======
kujou_rin

[280510]网络生态的乱象

  前些日子本人的百度帐号被盗,虽然也不怎么使用但因为曾经也是百度的常客,所以还是些许有些在意的。百度的帐号因为是以用户名本身作为唯一主键,因此短的帐号和一些有意义的词语,在贴吧圈子中常常被炒出价值。而百度本身的漏洞百出,则让这些热门帐号常常被盗来盗去,甚至有人靠盗号卖号当作一种职业。例如本人前些日子被盗的帐号,以及朋友被盗的帐号,很多都是通过人工申诉被盗的。而申诉时必须提供的所绑定的手机号和邮箱,则是通过百度的漏洞接口获得的。一个绑定了手机和邮箱且正在使用的帐号,能通过百度的人工申诉被盗,也算是天下奇闻。
  当你认为你的帐号绑定了所有可以绑定的东西万无一失的时候,你恰恰忘记了其实还有一个东西叫做管理员,他们不仅能轻松的重置你的密码,还能让你无法找回。百度的漏洞不仅能泄漏用户绑定的信息,能破解密码的方法也是出奇的多,而且其制度本身也存在诸多问题。百度的内盗在玩贴吧的圈子里也是人尽皆知,百度的管理员不仅仅像网上所说的那样卖贴吧,其实也常常卖帐号。舰C吧,血友病吧被卖的事件还未平息,百度又爆出魏则西事件,令百度的信用从零变为了负数。而这并不能对中国的网络生态产生丝毫的影响,无法使用谷歌的人还是会去用百度,正如同大家都知道某某党不可信而你却只有这一个选择。
  帐号简单的被盗说明百度根本没在用户的信息安全上用心,而买卖贴吧和拿钱修改搜索结果则是百度用自己的价值观挑战人类道德的下限。百度的问题不是李彦宏的问题,之前和做IT的朋友聊到百度的问题,他透露收钱就能改搜索结果这种事连合作商都能做得到,所以说百度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三流公司的模式,临时工一样的管理员,能随意修改搜索结果的合作商,能随便获得用户信息的接口。说白了就是根本不把用户当回事,公司再大也是国产软件的那种套路,做的烂就烂,能赚到钱就行。百度不把用户当回事,而国内垄断的三大网络公司的其他两家,阿里,腾讯又把用户当成什么呢。支付宝app被越做越大,加入了很多用户不想要的聊天,查询,朋友圈,娱乐等功能,而QQ也是一再为了自身的垄断不断的绑定安全中心,手机优化等插件。说到底国内这些公司,谁不是流氓呢,而不流氓,谁又能活得下去呢,一个怎样的国度,造就了这样一批价值观扭曲的公司。
  正如同国内的安卓手机是没有官方的谷歌市场的,大多数中国安卓用户不得不使用那些鱼龙混杂的第三方市场,如安智安卓,或是手机自带的如小米市场等。打开这些市场你就会发现,所看见的景象与谷歌官方市场截然不同,官方排行榜上的游戏全是大游戏公司的世界范围内的热门游戏,而国内市场看见的却是屠龙宝刀点击就送的国产小游戏,充钱不多久就和烟花一样停止运营了。之前和朋友聊天时听说国产手游的大部分投入都用来刷这些排行榜,也是就说收入的一大半都给了广告,我觉得这种说法还是比较可信的。
  一个无法在合法公正的平台上竞争的环境是有问题的,而这个畸形的生态不仅是网络。一个不开放的国家,他的经济和民众的思想最后都会畸形,一切经济最终只能靠垄断和强权维持,而人们也会转变为既得利益者,自私且目光短浅,捞钱走人成为社会常态。当然从帐号被盗扯到制度问题是不对的,也许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不是批判或是发牢骚,而是,为博客的文章充数罢了。

======
kujou_rin

[280412]一篇荒废的日志

  本文草稿打在4月12日,而事实上直到5月才写完。由于4月一篇产出都没有令我十分难过,索性修改了发表时间,以满足自己的强迫症。工作之后写文章越来越少,也渐渐的不喜欢发表观点了,上学的时候在博客写一篇幼稚的新闻评论总是一呼百应,有着一群同样幼稚的粉丝。而现在,有时候觉得写博客只不过是在消磨时间,正巧现在并没有什么时间可以消耗。看番的计画排的越来越多,steam的游戏也买了一大堆却一个都没玩,手游也总是完成不了活动,QQ上的好友也疏于联系,现实中还有很多家务事要处理。有时候想,一天为什么没有240个小时呢,大概240小时能够我用的吧。我很不喜欢修改日记的时间,对我来说这也令我觉得很难过,但就这样吧。本来就是一篇荒废的草稿,不如就此草草结束。

[280324]一个真实的故事

  很久之前就想写一篇关于灵异事件的文章,却一直因为懒癌发作迟迟没有落笔。首先我要说的是我绝大多数情况都是相信科学反对迷信的,这里要说的只是一些灵异的小经历。鬼故事从小大家都听过很多,即便有些开头写着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也毕竟是故事,不如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的可怕。
  前几年有次春节回家的时候,和几个朋友坐在一起吃火锅,聊起了这个话题。当时我们四人在其中一位友人租住的房子里聚餐,房子很破旧,据那位租住的友人说是有些邪乎的,她家狗经常会对着阳台乱叫。风水这种东西不仅动物,人也是能略感知一二,那栋楼本身就有些偏僻进去就是一种阴森森的感觉令人很不舒服。她(A)对房子这样的描述简直就是一个FLAG,灵异的事情很快就发生了。饭后我和另一位朋友(B)两个人准备回家,因为太晚A已经在沙发上睡着了,另一位女性友人(C)陪她住下。我和B走出单元门,C在阳台上送我们,待我和B各自坐上出租车,然后C突然用微信给我发来一大堆信息。说她刚才在阳台上打招呼给我们再见的时候,感觉有人抓她的胳膊……
  无独有偶,友人A从小就常常遇到此类事件,她小的时候有一次在窗口玩,看见小区的草坪上冒出来一个人,抓着对面楼上的老爷爷飞走了。然后她把这事告诉了她妈,被当作胡说八道被她妈臭骂一顿,然后第二天得知对面楼房的那位爷爷去世了。还有一次是她在外地上大学期间,她和几位同学下课回到寝室,看见某位生病请假的女生正在和一个男人熟睡,大家都以为是那个女生的男朋友,结果她们激动了一会儿打开灯根本没有什么男人,觉得应该不是集体眼花的一群人被吓得半死。
  除了这种和灵异现象很有缘的通灵少女,老人和儿童往往是灵异现象多发的人群。一种说法是老人和小孩生命力比较脆弱,和已逝去之物的电波相容性,比起成年人更加合得来,如果一个人成年之前没有遇到过这类事情,那他以后遇到的几率就很小了。这里我要说的不仅仅是道听途说,也有很多自己身边的事。比如前段时间我姥姥说看见对面楼房上坐着一个人,被我妈骂了一顿(事实上也确实有可能是老眼昏花了。我认为人类的本能中就有对此类事物的恐惧,有一次我坐长途车路过一片坟地,空中飘忽著不少鬼火(学名磷火,为尸体腐烂后骨内白磷散发形成)。这场面让第一次见到鬼火的我十分恐惧,心脏砰砰直跳,完全不敢直视它们。因为它们的确像是有着生命一般在上下跳动,令人毛骨悚然。
  中学时代我是班里扰乱课堂纪律的领头人,也是传纸条活动的组织者,有一期传纸条的话题就是灵异事件,大家一起讨论自己的亲身经历。不问不知道,原来很多同学小时候都有经历过类似的事件。首先是我自己的故事,我上小学的时候家里住在一个市郊的军区大院里,全是平房的大院有几百户人家所以事实上大院非常大,大院的尽头是一个有着院子的工厂,工厂的厂房里没什么东西,院子大概有足球场那么大,但是却只有一盏灯泡,所以院子整体比较黑暗,我和小伙伴们晚上常常在工厂里玩捉迷藏。有一次同样是晚上,捉迷藏轮到一局我找其他人,我先找到了一位小伙伴,然后我和他两个人一起找其他人。就在我们走到院子中央的时候,我们同时看见了一个人大小的白影,悬浮在半空中。卧槽他妈的我们两个直接撒腿就跑,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回家里,然后心有余悸互相确认对方是不是也看见了。
  这种描述并非偶然,班里一位同学在听说我小时候的这件事后,表示自己小时候也见过那个东西。同样是捉迷藏,但不同的是他们是在昏暗的地下室,四五个人一起看见的,突然从背后出现距离他们非常近,而且也是一模一样的约一人大小的白色悬浮物体。这种对这个不明东西的描述,与西方所描述的ghost大致相同,我甚至有些怀疑大概是一种东西。而其他同学也纷纷叙述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有说自己婴儿时代一被抱进某个房间就哭,那个房间原本死过人之类。还有说自己小时候参加亲戚的葬礼看见脏东西,地上有一个又像狗头又像人头的东西,他把这事告诉父母之后自己就忘记了,还是父母回家后又告诉他他说了这些话。班里还有另一位女生也是通灵体质长的还不错但是每天上课都突然流鼻血,她经常说自己看见家里有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有次告诉我们睡觉的时候看见阳台上有个木偶前后摇摆发出咯吱的声响。
  说这些并非为了证明某些封建迷信,农村的那些大师我是不信的,只是有些现象目前还需要合理的解释。比如空中悬浮的白色物体,姑且可以认为现在的白色污染太严重了到处飞舞著大型塑料袋。而婴儿时代的见闻,以及小时候听家长说什么,也完全是第三方告诉自己的其实无从证明。至于那些睡觉时候遇到鬼压床,看见窗外也好,阳台也好,大约都是睡糊涂就可以说的过去的。大多数时候人看见幻觉往往来自内心的恐惧,受恶劣环境的影响非常大。相信大家只要尊重科学,用马哲列主义,毛思想邓论,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群众路线武装自己的大脑,就一定能逢凶化吉战胜它们。
  感谢每一位访客耐心看完我的文章,也希望您留下自己的故事和宝贵的评论。谢谢。

======
kujou_rin

[280318]光怪陆离的梦境

  眼看着咲酱一连写了三篇文章而自己却好久不来更新博客,不免让人觉得自己有些懒散。关于梦的文章不是第一次写了,虽然上一次已经是零八年。现在的我还是和以前一样,喜欢做梦,也喜欢做梦。前者大概是因为睡眠质量不高的原因,后者则是因为梦给予了自己无数次精彩的人生。在梦里你可以作为不同的角色而生活,有着波澜壮阔的人生,或成为拯救世界的英雄,或成为恋爱故事中的男主角。
  高中的一段时间常常梦见完整剧情的梦,比如外星人侵略地球,在地球抓捕人类,我在逃跑的过程中认识了很多厉害的角色最后反击外星人基地的故事,也有作为国际警察与犯罪组织枪战的故事。剧情梦大多数还是逃跑和追逐什么,场景很多,也不知道自己的大脑是怎么设计出来的。我的梦里最常见的场景是超大型建筑物,各种楼梯,电梯,门,房间,大厅,然后发生一些故事,封闭空间的剧情基本不是什么好事,大多数都是被追杀,或是找出口。
  前段时间做了一个梦颇有趣,是梦见去一个城市旅游,被导游带到一个很偏僻的地方。有一所砖房,砖房里是一个占满整个房间的很大的深井。深井最下方连通著一个小岛,岛上有很多蜘蛛,被咬的人会变成吃人的巨大怪兽,然后出现了第一个怪兽,和我同行的人都死了。就剩了两个人我们逃了出来,从井底爬上来的时候另一个人为了自己能活命差点把我害死,结果最后他掉下去被怪兽撕碎了。我一直爬到顶端从窗口出去,觉得导游知道点什么,但也不见踪影,报警了也没人信我。我带着几个警察回到砖房旁边,向下看,警察决定下去看看,结果又死了人,而且有个怪兽还爬到了窗口。我赶紧逃走发现砖房旁边有个小路,导游最开始似乎去了那里,于是我顺着小路走到一个村子,村里到处是人类生活的迹象,但全村却看不见任何人,进了一家人的院子珠帘的门帘还在晃动好像刚刚有人经过一般,就像全村隐形的人一样。然后突然一个平板的屏幕亮了,有蓝牙键盘连接请求。我点了确认,有人用蓝牙键盘告诉我生化实验的真相。之前的导游其实是藏身在村里的前中国某部部长,曾想揭发此事。后来院里进来一个妹子,开始说服我外面太危险,蜘蛛已经外泄,让我永远留在村里保证我能平安的度过一生。但是我看得出来她并不是人类……然后我醒来了,然后发了一条推特把这梦记了下来。
  除了这种脑洞大开的梦,经常梦见的还有恋爱的情景,但是发展到最后阶段你懂的程度的梦却不多。校园生活的梦也是经常做但场景都是小学时候的学校,如果梦见考试肯定一题都不会。最近几年的梦倒是有个有趣的现象,几乎一半的梦自己都会浮空和飞行,几乎成了每次梦中世界的默认技能,在梦里觉得人会飞是非常自然的事情。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浮空时的感觉非常真实,那种用力才能起飞,以及平衡的感觉,就像真的有一个器官是反重力装置一样。没有尾巴的人不会知道有尾巴的触感是什么样,而这种浮空的真实感也只在梦中体验的真切,我甚至一度怀疑这是人类的隐藏感知。
  说了这么多废话时间也不早了,好歹东拉西扯的凑合出一篇东西来。想写的东西有太多,真正能坐下来安静的打一会儿字的时间却不多,电脑里存的草稿甚至还有几年前写到一半的日记,不如就此作罢,晚安睡觉。祝自己和读者好梦。

======
kujou_rin

[280216]年年岁岁花相似

  不知不觉又一年春节过去,再次感叹时光飞逝的同时,继续像个老年人一样回忆一下往事,写一些空洞而毫无意义的日记。随着朋友圈和微博的发展,博客这种东西大概也没什么人看了,比起推特来说这里的日记算是另一种长篇自言自语。早些年我的博客里喜欢写一些捕风捉影的小道消息,政治事件的评论,随着信息越来越开放,这些有的没的的消息也变得烂大街,甚至还不如心灵鸡汤更能让人提起兴趣。加上自己也对写博客的热情减弱了不少,如何对自己的日记进行转型成了一个问题。于是今天的主题是看图说话,简单说就是随便从手机里找最近的照片挑出来两张写写文章。

IMG_20160122_213300
  首先要写的是这张照片,前段时间入手了一个乐烧的茶碗,然后装模作样的开始研究茶道。“楽焼”是日本传统陶器的一种,其起源来自天正年间由著名茶人千利休指导,使用兴建聚楽第时的泥土所烧制。传统的手工技艺将陶土捏的有些歪斜,正是千利休的喜好,这使得每一个茶碗各不相同独具特点。最初的烧制手法与美浓烧大致相同,再后来加入了一些其他的烧制的手法。之前的文章提到过赤乐和黑乐,赤乐是使用红土进行烧制,烧出红色茶碗的一种手法。农民出身的秀吉当了关白,就像暴发户一样喜欢喜庆的红色,而千利休则认为红色庸俗而喜欢黑色,两人因此而起过争执,在‘神屋宗湛日记’中有着相关记载。
  下面说说照片中的物件,中间是我刚刚用黑乐茶碗泡好的抹茶,左侧电磁炉上放著的是柄杓,我这里没有条件使用传统炭火的风炉和茶釜,右侧托盘里的是用来搅拌的茶筅,用来盛装抹茶的枣,上面是用来取茶的茶杓,然后还有另一个茶碗。茶碗里的茶水是不是看起来少的可怜呢,这是因为按照规定舀出一柄杓的水,但是只能用一半,另一半则要倒回釜中,看起来只有那么两三口的绿水,正是两茶杓抹茶和半柄杓水的结果。循规蹈矩的恪守这些流程和条条框框,正是茶道中的道之所在。从泡茶到喝茶都有一套自古流传下的规矩,比如端起茶碗时左手托碗底右手虎口保护茶碗,喝茶前要顺时针旋转茶碗两下(原意是为了避开主要花纹),喝到最后一口要发出声音以表谢意等等。而泡茶者从最初的当客人面清洗茶具开始的一套流程,则是对客人认真招待的表现,以此来表现对客人的心意,因此茶道也常常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
  当然本人对此也没有很深的研究,只是装模作样的尝试一下,让各位见笑啦。

IMG_20160124_211819_HHT
  第二张要说的照片是正月迎春必备物品,前段时间买的屠苏器。现在日本的正月过年已经使用西历历法,每逢正月按照日本传统会使用屠苏器喝屠苏酒,表示驱除一年的邪气,使家人健康长寿。屠苏酒是用中药屠苏散泡酒制成,其本来目的是预防瘟疫。屠苏散出自‘本草纲目’,而过春节喝屠苏其实也并不是什么日本传统,中国的老年人大多数应该都会知道这种在中国已经近乎失传的传统习俗。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中便有记载“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说的便是屠苏酒。
  在初一的早上全家人齐聚饮屠苏酒,和一般饮酒不同的是,屠苏酒的饮酒顺序是从年少者开始饮起,然后是年长者,逐次饮酒。原因是小孩过年长了一岁值得庆祝,而对老人而言则失了一岁,放在后面喝表祝愿长寿的意思,宋代诗人苏辙的诗句“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表达了自己的长寿。屠苏酒的传统起源于唐朝,在平安时代传入日本保留至今,现在在中国却很少见了,从日本购入屠苏器可以算另一种意义的出口转内销了。而日本的屠苏器其实上又融合了日本漆器的精美做工,屠苏酒除了使用清酒外还有使用甜料酒和灰持酒。在日本有着“一人饮全家无病,一家饮全村无病”的说法。
  两张照片的看图说话就写到这里,没想许久不写博客却东扯西扯写出了一篇看似有些文化氛围的文章。现在恰逢春节刚过,先给大家拜个晚年,祝大家晚年幸福(笑)。

======
kujou_rin

[280204]老年游戏回忆录

  虽还未上年纪,但日记中却满是暮色昏沉。常常在QQ群说一些中老年话题,因为回忆往事是最能引起那群老年网友兴趣的话题。以前也写过不少类似的文章,回忆儿时在自家院里玩泥巴,养昆虫和动物,和小伙伴掏鸟窝打弹子,砸酒瓶盖拍游戏牌,玩悠悠球玩四驱车。前几天又不小心在QQ上讨论了一下游戏,发现大家能聊到一起的竟然是老到掉牙的游戏。
  想当年(老年人标准开头),每天放学除了网吧,就是街机厅。街机厅的游戏自不用说,拳皇估计是大家玩的最多的,然后还有三国战记,恐龙岛,名将,月华,侍魂之类的。SNK的拳皇也就94到2002了,大家玩的最多的都是97,但是平衡性不如98和2002,当年在街机厅拳皇的机器总是排队,其实讲真的我不怎么玩,大多数都是看别人玩,三国战记也是。都是去网吧然后在模拟器上玩玩,不敢去街机厅丢人。说起来那时候网上有很多拳皇的专题网站,94-2002各种人物介绍和出招表,连招表都有,现在也基本找不到了。
  而那时候网吧的游戏,局域网基本是CS1.5,红警2,星际1.07-1.10。CS我至今也只会玩1.5,assault、italy、aztec、dust、dust2相信这些地图但凡玩过CS的不会不熟悉,直到大学寝室,CS1.5也是局域网联机游戏首选。星际在初中的时候更为火热一些,高中时代玩的少了很多,毕竟朋友之间竞技类玩多了有时候会不服气,多数时候都是玩7vs1’的图,但实际上四五个人打那图基本是打不过的。至于红警2就比前者low了许多了,网吧中年男人最爱,放学后去网吧总有中年大叔和我联机玩,多数时候大叔是被虐惨,因为我常去的网吧那些个竞技用地图基本都是我做的。个人最喜欢的还是红警,因为操作简单无脑,打发时间专用,慢慢虐电脑一玩半天,享受自己创造地图再自己玩的快乐。
  说完局域网游戏再说说网游,其实没啥好说的,传奇,石器,后来还有仙境传说之类,传奇我其实真的没好好玩,大家在玩传奇的时候我还天天在联众世界下象棋呢。后来的传奇私服倒是玩过不少,最高装备都是天尊法神圣战的那个版本,一开始拿把乌木剑去砍鹿砍钉耙猫,后来到毒蛇山谷和矿洞,再后来天天刷沃玛祖玛赤月,那应该是网游里升级最难的一个游戏了,盛大服开了好几年40级以上的人都不多,而且到后来基本上玩一年能升一级就不错了,大刀门口练狗也一练就是一个月。最早网游除了盛大似乎没有别家,疯狂坦克也是盛大代理,中学时代也很流行,都是韩国网游。再后来各种各样网游涌入,那时候我也不玩游戏了,基本全是看番。
  说了这么多其实全是废话而且估计年轻人根本看不懂,也许同一时代的人估计也忘了show me the money, operation cwal是啥东西了,废话就写到这里好了,算是一个老年人没头没脑的回忆录。

CU6do1wUcAAPvTz
[图1]自己做的用来打发时间的红警2地图(世界版

CU6dpf0UwAAl6KW
[图2]自己做的用来打发时间的红警2地图(韩半岛版

自己做的ra2地图下载(消磨时间专用:
ra2map
======
kujou_rin

[280107]新年的碎碎念

  自从工作之后日记便写的越来越少了,以前每周三四篇,现在三四周也没一篇。新的一年总要写点什么,即便是记录一下自己的近况,好在年老糊涂的时候知道自己年轻的时候都在干什么(也不知道这个博客能活几年)。政治内容近来也几乎不写了,每每长篇大论既像是抱怨,又无人愿看,生活琐事便在推特发表,也就少有兴趣继续更新博客。
  最近忙着给自己的房子装修,也总算是完工了,其中单独一个房间是由我亲自出设计图进行装修的。一开始就有做一个和室的打算,然后花了大概一周的时间参考了一些日文网站的资料和装修效果图,自己拿尺子和笔画了画改了改。并不喜欢用CAD,也许纸笔对我更为方便。虽然细节方面可能与所想有些许不同,但整体效果还算令我满意。(如下图)
  照片上所能看见的挂轴,刀挂台,脇息,还有茶筅茶杓之类的茶具也几乎都来自日本。虽然日元汇率已经疲软了很久,但是没想到这几天人民币比日元跌的还惨,实在令我心痛,本在打折的手办突然就变得不划算了。说起手办,近日也入手了不少,几乎都是入手后涨了价,11月初1万円入手的1/4的篠ノ之箒现在到了1万4,figma的神崎兰子刚才看了一眼竟然已经断货了,5800入的渋谷凛也到了7700。不过说这些也毫无意义,我也没有再出手卖掉的打算。
  说起刀挂台上的那两把刀,其实是真家伙还挺锋利的,原本我在北京的住处有一把,后来因为想邮寄出京被公安局给扣了,至今也不知它在何方。我也不可能主动去公安局交罚款登记,而且也不一定拿的回来,于是作罢。为了缅怀化天(我给它起的名字),新订做的两把均使用了和化天一模一样的刀镡。说起刀镡自然还是要用铜镡来着,cosplay和电影里很多刀的刀镡金光闪闪大多是合金,而没有什么光泽的铜镡我觉得看起来才更正常一些。不过这两把实际也不是什么好货,拿来当装饰品而已。
  再说起那些个茶道具,倒也算最近开始慢慢有点兴趣的东西。茶道插花等文化是日本文化的精髓,而茶碗收藏则在日本历史悠久,日本的茶碗尤其是名家手工制作的不算便宜,便宜的万円左右,贵的则价值连城。茶碗因各种烧制方法不同而类型各异,其中因受到战国时期著名茶道大师千利休喜爱,以乐烧最为出名。而乐烧又分赤乐和黑乐,农民出身的丰臣秀吉喜欢喜庆的红色,而利休则喜欢黑色认为红色庸俗,这也给后人留下了不少争论。当然名家作品也只是说说而已,我等屌丝并不想涉足。
  鉴于每年都在博客上祝大家新年快乐,今年姑且也顺便祝贺一下,虽然已经过去一周。跨年的夜晚是在家里喝饮料看红白直播度过的,说起红白还是比较喜欢听那些有年代感的演歌,当然今年的千本樱真是神作(笑)。还有最近开始装模作样的喝抹茶了,反正我这个人就是喜欢装模作样嘛,而且还喜欢说废话。大家都喜欢说太长不看,而我一写日记就是千字多,不如话不絮烦,就此完结。祝平成28年新年快乐。

IMG_20160105_130510
[图1]由我亲自出图,装修完成后的和室。

IMG_20160105_131754_HDR
[图2]打开窗户别有一番风景(请自行忽略那两个绿萝塑料瓶)…

IMG_20151228_215843
[图3]自己出的设计草图。

IMG_20160103_234945
[图4]自己泡的抹茶,装模作样了一番。

IMG_20151003_140017
[图5]神崎兰子大好き!

IMG_20151229_000443
[图6]天了撸1/4的手办真的好大。

======
kujou_rin

Linux端口转发和3389远程桌面等实用工具

介绍两个不错的Linux下的实用工具:

1、端口转发:rinetd
作用:转发到达指定端口的请求到另一个IP的指定端口
Ubuntu下可以直接使用apt-get进行安装,也可以从官方下载源码编译:http://www.boutell.com/rinetd/
使用方法:apt-get后默认自启,修改/etc/rinetd.conf并在末尾添加配置即可
格式为 原目标IP 原端口 转发目标IP 转发目标端口
例如:

表示转发所有连接该服务器5100和80端口的请求到192.168.43.121上。

2、Linux下连接Windows远程桌面:rdesktop
可以从官网下载后编译安装:http://www.rdesktop.org/
使用方法:rdesktop 192.100.129.201
具体参数可参看帮助说明,例如指定分辨率:rdesktop 192.100.129.201 -g 1440×768

以上,推荐给工作上有需要的人,也当作自己的笔记。
======
kujou_rin

[271128]鼻炎的治疗方法

  事实上我的日记从来没有过如此平庸的标题,但是这个标题很容易被检索到,因此希望此文能在搜索引擎众多的结果中为真正需要看的人提供帮助,而不是医院和药品的广告。首先说一下,本文不能作为专业的医学文章进行阅读,在写此文的过程中,我也未曾参考任何资料,仅仅是自己的一些见解。
  在中国的空气不断恶化的今天,鼻炎已经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身边认识的很多人患有鼻炎。而大家所患的鼻炎类型又不一样,常见的是过敏性鼻炎和单纯性鼻炎。众所周知鼻炎是一种很难根治的慢性病,过敏性鼻炎的主要表现是季节性,以及对于粉尘,雾霾具有过敏反应,导致流鼻涕,打喷嚏,鼻子耳朵瘙痒的状况。而慢性单纯性鼻炎,主要是鼻甲肿大,导致呼吸道受阻,鼻子不通气,严重的状况可导致OSAS的发生。
  在鼻炎的治疗方法上,说实话鼻炎是不治之症,目前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过敏性鼻炎,主要依赖于激素类外用药物,着重于抗过敏,以缓解反应症状。而对于单纯性鼻炎的治疗,因为我本人也是此病,也尝试过很多治疗方法,因此有比较多的见解,下面说一下。
  对于单纯性鼻炎的保守治疗方案首先是口服用药,一般来说基本是中药,实话说,屁用没有。当然你连续吃好几年说不定有用,但是我没试过,因为也说不定没用。然后是外用药,外用药一般来说只有一种功能,就是收缩血管,收缩鼻甲,缓解鼻塞。无论是医学常规用药,呋喃西林,盐酸伪麻黄堿,盐酸羟甲唑啉,还是外面卖的优鼻还是日本佐藤做的那些。我就这么说吧,外面卖的也是这些成分,最长的也就能管十二小时左右,以效果来说,呋喃西林<盐酸伪麻黄堿<盐酸羟甲唑啉。收缩血管并不是长久之计,而且经常使用不仅会药物依赖,有效时长也越来越短,长期用还会药物性鼻炎。
  然后说说不保守的手术方案,手术方案实际上也分保守的和不保守的。最早的治疗单纯性鼻炎的方案是微波和冷冻,冷冻是用低温气体刺激鼻粘膜再生,说真的从理论到实际效果我认为都是狗屁,我试过一点用没有。然后微波就是用激光烧掉部分鼻甲,实际上这和切除鼻甲手术是一个套路,切除鼻甲手术也是治疗单纯性鼻炎的最不保守的方法,两种方法都是创面大,要住院,后者我就不说了,一刀下去不仅疼上天流血都要流死。我朋友试过我没试过我是个保守的人,这个险我不能冒,创面太大鼻粘膜很难恢复,以后肯定影响嗅觉和鼻腔机能,而且还有出现臭鼻症的可能。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手术方案备受推崇,网上也有不少关于它的论文。所谓的“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号称从内部消融鼻甲的组织,微创不破坏鼻粘膜,在网上的论文中也称临床验证不易复发。而实际效果如何呢,我和朋友都做过这个手术,不用住院,无痛苦。但是实际效果并不像网上说的那样,消融完鼻子是通了,但是一旦感冒鼻炎又会复发,然后又不通气了。所谓的不易复发基本上也就能管个半年到一年,我已经做过两次,均复发。
  那么鼻炎是不是真的就是不治之症了,其实民间还有很多听起来有效的方案。一个是生理盐水洗鼻,每天喷生理盐水到鼻腔清洗,坚持一两年,我认为还是有效的,效果甚微。还有一个方案,是能治百病的,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加强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另外要注意饮食,不要饮酒,早睡早起,否则体抗力低下鼻炎可能加重。当然,这个方案对于很多家里蹲宅比来说简直就是。以上,就是我鼻炎多年的经验,希望对病友能有帮助。

======
kujou_rin

2016年追加:
  根据本人各种保守治疗,西药,中药,多次手术的实验和查阅国内外资料的结果,我负责的告诉各位病友,鼻炎是绝症。无论微波、切除还是射频消融都已经是很久之前过时的技术,国内也都是私人医院和军区医院敢用,包括近年某些军区医院上线的海扶刀,也是重庆国产货。鼻炎和免疫力、体质相关,不是药物和手术可以根治的,目前的手术基本都是缩小鼻甲缓解鼻塞,风险很大,过多的切除鼻甲将导致空鼻症的发生,导致患者生不如死,甚至有患者手术失败砍死医生的案例。因此我在此文后补充了这一段,鼻炎的唯一治疗方案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除此之外无他法。

======
kujou_rin

[271115]遥想当年风云人物

  前段时间我约了中学时代的德育处主任出来吃饭,虽然已经十年未见但也不是一见如故。曾经叱吒我校让学生闻风丧胆的德育处主任,如今坐在饭桌上和我们抽烟喝酒谈笑风生,一起回忆着我们中学时代的往事。我是和另一个高中同学一起出来聚会的,和德育主任的聚会则是我的安排,我同学对于我和德育主任保持着联系表示非常吃惊。在我说到今晚聚会的第三个人是高中德育处主任时,他在微信上连发了三个“卧槽”。
  同学吃惊的原因不仅因为他是曾经的德育处主任,也因为在我们那一届,他是我们的冤家。我校向来以严格的校风的而闻名,目前在全省也是排名数一数二的重点高中,当时我们届正是主任在任期间,在校风,仪容仪表,课堂纪律上要求非常严格。让我们记忆犹新的画面就是主任在上课时间推门而入,直接将上课玩手机的同学当场带走。还有一次同学们在游戏厅时,被突入的德育主任和年纪主任当场抓住,并检查作业本确认姓名。用主任自己的话来说,他真可以算我校的风云人物,他的名声甚至外校学生都有所耳闻。他常常去学校附近的厕所抓抽烟,也常常站在校门口检查校服和头发。被他处分的学生不少,但是被他开除的学生却不多。我们一起吃饭的时候,他坦言当时真有冲动在校大会上大喊一声“我本善良”,但教育工作总需要有一位黑脸的先生。我们那届以后,他也反思可能确实对我们过于严格,他说德育的根本应该是“育德”。
  十年后我们坐在一起说笑时,已不再是曾经的猫鼠关系,甚至有点称兄道弟的感觉。而他如今能和我坐在一起谈笑风生,连他自己都想不通,怎么就和我熟了呢,说起来这还要源于我的网易博客。大学时代的我很喜欢写博客,至今留下来并搬运到这里的文字大概也有三十多万,那时候我虽然不算有名,但好歹也有一些访问量。用主任的话说,我当时写了很多内参方面的消息,而我自己看来,只是对社会百态的针砭时弊,或者说就是发发牢骚,批判一番而已。当时有一篇关于社会责任文章的读后感,其中提到了主任的名字,不知怎么就让他搜到了,于是给我留了言,就这样我们就取得了联系。
  我和他能再见面其实并非偶然,因为曾经我在博客中提起他,正是因为我对他的尊敬和喜爱。坦白的说,高中时代,我学习成绩不错,在老师的眼中我是好学生,但事实上我不仅每天放学去网吧,上课看漫画,还是扰乱课堂纪律的领头羊。我向来就尊敬做德育工作的老师,也深知这份工作的不易,当然我喜欢他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在网吧和游戏厅的突击检查中,我没有任何一次被他抓到(笑),而我其他同学都有着和他的恩恩怨怨。高中的时候我组织同学们传本子,因为作业本比起纸条更不易被老师察觉,当时一个学期我们传了几十本。我们不仅在本子上聊天,还写小说和画漫画,我们的每个新本子都会在第一页画一个封面,写上名字和刊号“婴儿JUMP”(笑),而我则是名誉主编。
  高三毕业的时候,我们流行在校服上让同学签名,而在我校服上签名的第一个人,就是德育处主任。我到他办公室去找他,让他第一个签名,不仅因为尊敬和喜欢,其实是有些私心在里面的,这份私心就是对自己笔下人物的感情。在我们传的本子上,我所连载的漫画,其中的主要人物正是我们德育处主任(笑),而剧情则是游戏厅突击检查将我同学悉数逮捕的故事。当然其中有一些夸张的成分在里面啦,比如双方的打斗与各种招式,黑科技之类的。我们聚会聊天的时候主任说很想看看这些本子,遗憾的是毕业之后这些本子就遗失了。因为同学想看借来借去就都丢了,对此我颇为后悔,我借出去的东西很少有还我的(包括钱,笑)。
  做德育主任这些年,恨他的人不少,但是时至今日,他却是出席毕业生婚礼最多的老师。我们一边吃饭喝酒一边唠叨著那些陈年旧事,说起在网吧抓住我同学,我们相视而笑,这次可以说是见老“朋友”非常开心的一次。毕业后和我关系好一直联系的,除了他也就我们数学老师了。我们数学老师我毕业后也一起吃过饭,他也是个很有趣的人,和我隔壁班的女生结的婚(笑),谈了七年终成正果(SANGSHI笑)。本来今天主任打算叫他一起出来,因家里有事没来。其实数学老师我也很久没见了,他结婚我也没去,我要是去了得把比我小的同学叫师母(笑)。说起来怎么像是在聊我校的黑历史。
  这次和主任的聚会过程十分欢乐而融洽,与其说是曾经的冤家现在的朋友,不如说一开始就是朋友。现在我们数学老师去了别的学校,而主任也在前几年离开我校去了一所大学当老师。这次相聚的时间虽然不长,却也十分开心与令人怀念,一说起当年来,真有说不完的故事。这真是,十年之后再聚首,相逢一笑乐开口。

======
kujou_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