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俗话是养儿防老,这来自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观念,原意本为有备无患,字面意则为一种养老的方式,即抚养孩子长大成人,孩子再去供养父母。如同乌鸦反哺,孩子回报父母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当有的情节,这对于社会的祥和与人情的温暖是紧密联系着的。从经济学上考虑这样的观念是一种投资,也许从父母本身的意愿上并不要求回报,但是最终大多数孩子们依然会抱着感恩的心去感谢自己的父母。
曾经在我们还是学生上学的时候,每天清晨起来吃着父母所做的饭菜的时候,让父母帮忙洗衣服的时候,父母工作一天回家和询问我们学业情况的时候,我们难道没有感觉自己是生活在幸福中么。父母对我们爱是无私的,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我们是应当回报的。父母的养育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传统,同时也是一种爱,这种爱是我们不会忘记的。父母也会是孩子在最苦难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人,因为是他们把我拉扯到。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教育水平的提高,对于孩子的抚养支出也逐渐变得昂贵起来,父母口中十几岁参加工作的那些老一辈往事也在现代社会渐渐消失,高等教育几乎已经在城市达到了完全普及。从出生开始的哺乳期到幼儿园、学前班、小学、中学、大学,父母对于孩子教育方面的支出近似倍数增长,而孩子的衣食住行无疑也是一笔非常大的开支,抛开花费方面不说,二十年养育一个孩子付出的汗水与辛酸,也许只有当父母的才知道。
虽说养孩子是一种投资,但是父母大多数是不会考虑之后的收益的。当然随着教育费用的不断上涨和教育时间的延长,父母在孩子身上的投入也会更多,现今社会加之就业方面的困难和全球经济的衰退,这种投资也许并不会有收效,甚至可能入不敷出。如果作为一个经济上的学者,也许早就知道这是一个收益甚微的投资,给了孩子教育还要操心孩子结婚,操心完孩子婚事又要操心孩子的房子。也许没有哪个清醒的投资者会投这样的资,除了我们的父母。
父母这么多年在我身上所有的花销全部组合起来也许是个十几或者几十万这样的惊人数字吧,加上几十年的辛苦,也许我以后过上同样的几十年,连这些付出的一半也无法报答。并不是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只是觉得父母为自己做的实在太多了。虽然知道孔子所说孝悌之义,人之本与,可是前几天的母亲节却似乎因为种种借口不小心忘记了。而且现在已经二十多岁的人不但不能回报父母什么还依然需要依仗父母。看来要想作为一个孝子,也许我并不是那么合格吧。
[图文无关]手机拍摄某市晚霞
==========
L&L